【舊樓重建】參考新加坡及倫敦安置方案 議員倡提供不同安置補貼方案予居民選擇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11/10 15:54

分享:

分享:

(資料圖片)

香港舊樓不少,房委會轄下50年以上樓齡的公共屋邨就有9個,涉及近3萬伙單位。。立法會議員江玉歡今日(10日)表示,重建公屋必然面臨屋邨居民安置問題,「原區安置」是目前呼聲最大的安置方案,建議本港採取「以原區安置為主,其他多種安置方案靈活配合」的方法,即在原區安置方案之外,提供多種不同安置補貼方案給予居民靈活選擇,增加居民選擇權,緩解邨內居民對於搬遷的抵觸心理,減輕對原區安置場地不足的壓力,提高重建效率。

江玉歡在社交平台撰文,指覓地是解決公屋重建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港島和九龍仍有多塊未納入開發的棕地,新界地區棕地亦有大片,根據綠色和平報告顯示,北部都會區內共有433公頃「快熟棕地」,這類棕地有基本交通網絡、排污、電力配套等。若取其一半作中或低密度發展,估計大約可建約108,250夥,單位數目相等於逾14條彩虹邨,比過去六年公營房屋建屋量更多。同時,城區內的閒置工業大廈、工業邨閒置用地亦相當有發展潛力。特區政府應對城區土地加以細緻統籌,同時配合開發新地,從根本上擴充政府土地儲備量。

她指,考慮到香港土地、房屋等方面的狀況,真正實現「原區安置」可謂難上加難。據了解,一部分屋邨因為難以覓得同一區域安置場地而不得不暫停重建步伐,令重建效率大大降低。相較於面臨同樣難題的新加坡,其對重建潛力較高的組屋實行「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該計劃下,居民會獲得優厚補償方案,以及搬遷、裝修津貼和各種安置福利等。倫敦於2018年就高樓齡公共屋邨重建政策,居民可獲提供至少兩個符合其需要的遷置選擇,包括由私人註冊供應商管理的鄰近地區單位及其他地區的單位及讓租客買下新遷置單位的部分業權。

她建議本港採取「以原區安置為主,其他多種安置方案靈活配合」的方法,即在原區安置方案之外,提供多種不同安置補貼方案給予居民靈活選擇,增加居民選擇權,緩解邨內居民對於搬遷的抵觸心理,減輕對原區安置場地不足的壓力,提高重建效率。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余思嵐